《陽明心學智慧》
時間:2020-01-14 來源:乾坤天機學院
陽明 心學體系博大精深,其中蘊含著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。從吸收傳統文化精華的角度,有許多可供當世所借鑒。陽明之學不是書齋之學,是經世致用的大學問,在工作實踐、日常生活中加以體悟和踐行尤為重要。陽明先生融儒、道、釋三家精要,學術上創造了儒學最后一個高峰;他平寧王亂、滅山中匪,政聲卓著,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“真三不朽”偉人之一。見賢思齊。一曰持志。心學的邏輯起點是人人皆有良知,人人皆可成圣。立志,就是要依從我們內心原本就存在的良知行事,不受、少受外界因素的干擾,不以“習心”擾亂“道心”,追求內心最大的安穩俱足。一旦志正了,“持志如心痛,一心在痛上,哪有功夫說閑話,辦閑事?”也就是說,志向一旦宏遠,格局就撐開了,得失就少計了,心中就有定了,靜氣就生成了。而越是這樣的心態,反而越能把事做好做成,達到目標。
二曰改過。人立下成圣賢之志,不意味著不會犯錯。陽明先生對此有精當論述:“智者不以無過為喜,人之大德在于改過,作一新人?!币允ベt之志關照內心,以良知要求洞察自身。格物,其實就是格心,朝著我心光明的方向前行。這種高標準、嚴要求,結果是要使內心真正體悟過失,推動行為上的改造,“吾日三省吾身”,審視內心,狂逸時點下剎車,頹唐時加腳油門,違規時抓緊修正。這種每日功課,就如每日筑壩,也就不至于無所忌憚,任由外界誘惑和個人惡習沖垮良知大堤,導致人生崩潰。
三曰磨練。陽明之學是致用之學,尤重實踐。陽明先生追求的俱足圓滿,是內心圓滿與事功圓滿結合的。事不累人心累人,可見心累是最累的,心態好了做事就順了。心似明鏡,就能映出事物本原,做事便能知規律、排輕重、明緩急,也就懂得進退取舍,“彈鋼琴、舞盤子”的功夫就高了,心中“小我”也就淡出了,這樣做事,心態正能量充盈,常無往不利,取得良好效果。心似明鏡,就能映出事物本原,做事便能知規律、排輕重、明緩急,也就懂得進退取舍,“彈鋼琴、舞盤子”的功夫就高了,心中“小我”也就淡出了,這樣做事,心態正能量充盈,常無往不利,取得良好效果。
1.欲修身,先養心2.不忙不亂,不焦不躁3.心狹為禍之根,心曠為福之門4.回歸簡單5.做人要誠6.無私心就是道7.至誠勝于至巧8.志不立,天下無可成之事9.一念抱持,成圣之要10.應好惡是而惡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