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水的本質是什么?——中國高端風水
時間:2020-10-18 來源:乾坤天機學院
中國人都知道風水,風水的真相其實就是一句話:福地福人居。 你要是有福分,住在風水差的地方,風水會隨你轉好。你要是沒福分,住在風水好的地方,你鎮不住,好風水會自行破掉。 這里有個故事,說古時候一個高道,看中一處風水,建道觀的話,將來可以有很多人才這里修行成就。道觀修好了,高道要找一個主持。別人給他推薦一個,他看了看說,這個不行,只能五百人。又推薦一個,他看了看說,這個不行,只能一千人。最后他發現一個做雜事的道士,說這個人做主持,很多人,能發揚光大。這叫做福人鎮福地。 好風水為什么會破掉? 大家都知道古代人帝王將相,都找最好的風水,但是他們還是敗了,為什么呢? 因為福德氣數盡。要是福德養不起,鎮不住這個好風水,它自己就會破掉的(可惜了寶地)。這好比資財養不起一頭大象(帝脈),大象就被餓死,自己也很快被吃窮(所以歷史上有些人住好風水大發之后又大難)。你若是換養一只小狗(住一般的地方),也許還養得活蹦亂跳。 我們中國有句話說:人杰地靈。地是有靈的,地上的萬物都有靈。你的福德不夠,好風水不服你,不愿意護持你,有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,自尊心很強。這就像一匹寶馬,不但你選它,它還要選你,它不喜歡你,就刨蹄子沖鼻子不讓碰。 所以要尊敬天地日月、山河草木、蟲魚沙石,這一切都是有靈的。你恭敬它,它處處成就你,幫助你。 如何養風水? 第一個養風水的就是不殺生。所謂風水寶地,就是生氣最旺盛的地方。殺生,生靈都害怕,都避之不及。想想什么地方沒生靈——沙漠。沙漠上什么東西都沒有,載什么資財福祿壽喜康呢。 第二個養風水的就是孝順父母,不抵觸、頂撞父母。 第三個養風水的就是不說人壞話。在家里頭對親人也不可說。因為哪里都不是一個人,不是兩個人,鬼神都聽著呢,萬物都聽著呢,一分恭敬一分利益。恭敬是獲取一切智慧的珍寶。 我們說大海地勢最低所以成王。把自己放在最低,萬物百川的智慧福德也同樣可以匯聚進來。 我們說厚德載物,載物必須要把自己放在物的下面,把自己放在最低。 我們說上德若谷,第一等厚德是虛懷若谷。而真正的虛懷若谷,離不開恭敬的念頭。 “眾生福薄,就是因為彼此的恭敬越來越少”,恭敬天可以了知天道;恭敬地可以了知地理;恭敬星辰可以了知星辰;恭敬山河可以了知山河;恭敬草木可以了知草木;恭敬蟲魚可以了知蟲魚;恭敬沙石可以了知沙石。 精誠之至,金石為開,何況其他。你恭敬什么,什么就愿意被你知道,愿意告訴你,幫助你,成就你。 思人恩德,想人好處,這叫聚光。光向上走,表現在臉上,就是微笑。微笑的臉是元寶形,嘴像蓮花一樣,肯定聚財。想人不好,抱怨人,嫉妒人,憎恨人,這叫聚陰。氣陰則下沉,表現在臉上,就是苦瓜臉、苦瓜相,肯定倒霉。 風水源頭,在于孝親祭祖,根深蒂固,枝葉自然茂盛。事業興旺、家庭興旺、多遇貴人,在于夫妻和睦、陰陽平衡,萬事則興。 貴人得進,小人遠離;夫妻和萬事興。小人得進;貴人遠離;夫妻不和萬事衰。夫妻是陰陽,陰陽太極八卦男女也。 經常有很多信眾會問什么是陰德,積陰德究竟是什么意思呢? 早在漢代的道教經典《淮南子·人間訓》就有:“有陰德者必有陽報,有陰行者必有昭名?!?/span> 積陰德是道教天道承負思想的一種表現形式,廣積陰德必將得到神靈的賜福。 陰德,是指不被人知道,不是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,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別人不知道,就叫陰德。 對于陰德,民間稱之為陰騭,道教勸善書中就有《文昌帝君陰騭文》。無論人們做好事或壞事,都會報應在自己和親屬身上的,正是近在己身,遠在兒孫。 在《易經》中有說:積善之家,必有余慶;積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、善不積,不足以成名;惡不積,不足以滅身。 多做好事,而不沽名釣譽,才是陰德。 善行,都是積善。若復精而言之。則善有真有假。有端有曲。有陰有陽。有是有非。有偏有正。有半有滿。有大有小。有難有易。皆當深辨。為善而不窮理。則自謂行持。豈知造孽。枉費苦心。無益也。 德有陽德與陰德之分。 何謂陰陽?凡為善而人知之,則為陽善;為善而人不知,則為陰德。 陰德是隱藏的德行,與陽善的公開行善是相反的。 在陰德的闡述中,佛教以因果業力解釋,而道教則用承負解說,二者之間雖有差異,但勸人向善的動機總是一致的。 修善最重要的是出于真誠而無所求,這是真善。 陰德就是無所求的成就好事;陰德就是面對他人的冷漠、奚落、歧視,心不罣礙;陰德就如《趙氏孤兒》里舍身救趙武的公孫杵臼,以及犧牲親生兒子的程嬰,他們扶忠除奸不求回饋的陰德,令人稱揚。 古人的“憐蛾不點燈,為鼠常留飯”是積陰德;分粥賑饑是積陰德;筑橋鋪路、鑿井引水、點燈施茶、捐棺義葬、急難救助是積陰德;功成不居、不稱己善、不揚人過更是陰德;見人危急,勇于搭救;甚至隨手撿起地上垃圾,使人不致滑倒,也是陰德;乃至于給人喜悅的面容,令郁悶者一笑解千愁;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心、用心,讓領導者安心、同事們歡心,都是積陰德。 積陰德是“給人”,但不為人所知,是“為人”但不為人所明,陰德就如播種,只要播土下種,就不怕將來沒有收成的機會。 《悟真篇》中說:“若非積行修陰德、動有群魔作障緣。道光曰:魔障在彼,修持在我。陰德既宏,靈丹可冀?!?/span> 如果人想修道,但是缺少陰德,一修就會有群魔阻道,而有陰德深厚,就金丹有望。 《唐太古妙應孫真人福壽論》中說:“人若奉陰德而不欺者,圣人知之,賢人護之,天乃愛之,人以悅之,鬼神敬之,居其富而不失其富,居其貴而不失其貴,禍不及也,壽不折矣,攻劫之患去矣,水火之災除矣,必可保生全天壽矣。” 如果你想保持你的富貴,或者是你想過的好一些,則需要積累陰德,這樣才能得貴人相助,得上天幫忙。 《呂祖全書》中說:“為善事者,必享福報;積陰德者,子孫榮昌。不殄天物,不肆盜淫,不毀正教,善事也。救死扶傷,急人患難,無縱隱,賊陰德也。不作善事,不積陰德,則惡道無所不入矣!” 陰德深厚,子孫才能昌盛,而積累陰德的方法有不殄天物,不肆盜淫,不毀正教,救死扶傷,急人患難。如做人無惻隱之心則毀傷陰德,這時惡道就會接近你。 《真仙真指語錄》中說:“陰德伏鬼,陽德伏人。”人有陰德鬼邪懼怕! 《玄天上帝百字圣號》中說:“君家陰德合天門,歲小淹留禍不侵?!比擞嘘幍伦匀豢梢赃h離禍患,接近福報。 或許有朋友要問,積陽德行不行?能否也有好效果? 陰德天報之,陽善享世名。名亦福也。名者造物所忌。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,多有奇禍。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,子孫往往驟發,陰陽之際微矣哉。 陰德是做好事而不為人們所知道,上天會加以賜福;而陽善則是做好事讓人們知道,得到群眾的稱贊而享有盛名。 有人會說,陽善享有名聲,得到掌聲、恭敬、禮贊、鮮花、媒體上刊登事跡,閃光燈聚集在身上,不是很好的事嗎? 這個“名聲”,確實也算是一種福報,但是這個“名”,卻是老天希望大家能戒除的。為什么呢? 因為“名”也是消耗福報的一種方式,做了善事,宣揚功德、炫耀自己,功德往往被損耗,好像錢花出去錢就沒了,你把這個“名氣”的福享了,也就等于消耗了部分福報。 所以說陽善只是得到一個形式,這個福報你一用沒了,而且這個“名”,老天不喜歡,為什么不喜歡?“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,多有奇禍”! “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,子孫往往驟發,陰陽之際微矣哉?!毕喾?,一個人清白無辜,被人惡罵,被人冤枉,看起來委屈,殊不知他無始劫以來的罪障都報掉了,子孫往往很發達。宋朝的大政治家司馬光說得再透徹不過了:“積金以遺子孫,子孫未必能守。積書以遺子孫,子孫未必能讀,不如積陰德于冥冥之中,以為子孫長久之計?!?/strong> 所以,陰陽之際很微妙?!瓣庩栔H”講的是循環的道理,“福兮禍所伏,禍兮福所倚”,盛極肯定是衰,顯耀至極是禍患。 許多圣賢先人告訴我們,積陰德、積善果,那永遠都是你的,別人是偷不去、搶不走的。 你陰德積得久,積得多了,后面的福報也大,甚至還會福澤你的子孫。所以我們做些好事,最好不要宣揚自已,故意讓別人知道的道理就在這里。 陰德不是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,這樣得的福報才大。積陽德別人知道了,善德不如陰德積得住和留得住。 俗話說:“人做善行,人做善事,天地良知,必有福報”。所謂的善行善事,指的就是積德。人積德越多,福報也就越大。